发布时间:2025-02-22 10:33:57    次浏览
在蓝田县城以东约二十公里处的长坪公路北边,有两条常年流水滔滔的流峪河与倒沟峪河。两河之间有一座海拔1900多米高的山峰,名叫三峰山。它是附近群山的最高峰。巍峨突兀,拔地而出,壁立千仞,直刺云天。山身正面全由青白色巨石构成,刀削斧砍般直插谷底,望之险峻肃然。上世纪50年代以前,峰的东西两侧,一搂粗的高大松柏遍坡皆是,茂密成林。峰顶有一座修建颇为坚固的寺庙掩映在绿茵之中,据说是明朝嘉靖年间始建的无量祖师庙。传说无量祖师身高体重,一般山石建庙难以承受他身体的压力。当时建庙设计师勘测了许多大山,认为三峰山石质坚硬,其中北峰又是一整块巨石形成,于是决定在此建庙。庙建成后,即请人雕塑神像,像塑好后,无量神灵即来此附身,接受四方供奉。怎奈,无量爷身量过重,竟将山峰压歪了。远望此峰即成歪嘴形状,从此,人们就将三峰山又叫歪嘴崖了。 五百年后,到了清末民初,这座建造坚固且有民族特色的寺庙却被当时的军阀焚毁了。至民国七年(1918),地方上一些热心于公众事业的开明人士发出了重新修建歪嘴崖寺庙的倡议。于是穆家堰、冯家湾、流峪口等四邻八村的群众积极筹款献物、捐钱出力,使歪嘴崖寺庙的重新巍然屹立于峰巅。修建该庙时,四川籍的一个军级长官看破红尘在此出家。他自名为林钟鸣,且为寺庙大门上撰写了对联:“峰烟远出三山外,洞色空含万象虚”。为无量爷像两旁撰写了“九世皇宫太子,一生大罗金仙”的对联。同时又决定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庙会日。届时,各地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地前去进香拜神。无论是老人、小伙子、媳妇们都不怕山高路险,一溜带串地去上庙会。有些做小生意的还将担子担上一里多高的后坡岭或更高的沙坪盖,卖吃食的,卖香表的都有。 自从有了这座庙宇,附近群众上山打柴、割草种地,都常到庙里饮水歇息。种地的人还到这里做点便饭以充饥。庙门以南约五十米处,有个二尺见方的小水池。此水系地下泉水,由石缝间涌出。水量不大,三四桶就能舀干。然而群众说这是“神水”,再舀也舀不干。修建庙宇时,要用大量的水,且三四十干活的人还要吃饭,可是这里的水却越舀越旺,从未间断。人们说这是无量爷的保佑。以后的多少年来,天再旱,这里的水从未枯竭,始终源源不断。故此,旧社会有一年大旱,群众就敲锣打鼓上歪嘴崖向神祈雨。也许是凑巧,当迎接祈雨者的“马子”刚一回村,突然天空乌云密布,雷雨大作。人们说歪嘴崖的神真灵! 歪嘴崖似乎真有点“神”气。歪嘴崖两侧沟深林密,曾有一只大虎常出没于此。上山担柴的人多次看见过它。人望见了虎,立刻躲藏;虎望见了人,也是定睛看看,就悠然遁迹于林木中去了。道师说,这是一只神虎,只要人不伤害它,它也不伤害人。多年来,人虎相安,互不伤害。大约在解放前后,这只虎不知去向。 公元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再次发动内战,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西北的胡宗南奉蒋介石之命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军事部署,准备进攻延安。于是,我党中央派汪峰、胡达明等同志由延安出发,秘密通过关中去河南与中原军区司令李先念同志联系,创建豫鄂陕边区,开展游击斗争,以牵制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汪峰等同志回到蓝田东川他的家乡后,胡宗南得知消息,立即派人搜捕。汪峰等同志为安全而顺利地完成任务,即在地下党员穆志远、穆述善等同志的掩护下,趁黑夜摸爬了约十里山路登上歪嘴崖,住在寺庙里。为了不让上山打柴的民众发现他们而走漏消息,他们就晚上宿于庙内,白天藏身于庙外北边30多米深的悬崖下的一石洞内。石洞约一人高,面积不到十平米,可容五六人坐下开会研究工作,洞外边荆棘丛生,无有道路,外人很难发现。就是这座地形险要的歪嘴崖及其寺庙,掩护了共产党人汪峰等同志。他们在这里同地下党同志一起研究工作。秘密发展了十多名党员,收编了“土匪”武装二十多人,将游击队扩充到六十余人,并指挥游击队给反动军警多次袭击。伪县府曾派保安大队围剿歪嘴崖,但由于歪嘴崖峰高路险,易守难攻,且有游击队把守,保安大队始终未敢轻举妄动。后由于斗争形势的需要,汪峰等同志即由歪嘴崖出发向东经芦家岭、灞龙镇转移至陕南与李先念将军会面了。汪峰同志在歪嘴崖期间,还在庙内墙壁上用未燃尽的黑柴头写下了气势豪壮的抒情诗:深夜急奔歪嘴山,黎明俯首望秦川。豺狼当道逞牙爪,涂炭生灵丧胆肝。壮士有生斯有责,恶魔不斩誓不还。东风卷起燎原火,他日挥鞭取长安。歪嘴崖及其寺庙在革命史上曾放射出了灿烂的光辉,它在革命斗争史上是有功绩的。 我的家乡就在歪嘴崖山下约五里处。歪嘴崖成了我们家乡醒目的标志。在它周围二三十里远的地方,都可清楚地望见它巍峨的身姿。我多年在外工作,每每返乡,走到县城以东距我家尚有二十里远的楸树庙一带就望见了胸前有几块从不磨灭的白色巨石的歪嘴崖。啊!我望见了家乡!她似乎在向我招手,又仿佛向我微笑:“家乡的人,你回来了!”我也一直望着她向东奔去,我的心情简直像要扑向母亲的怀抱一样。 歪嘴崖是可爱的!家乡是可爱的!不幸的是歪嘴崖的庙宇在文革期间又遭拆毁。粉碎四人帮后,当地群众又集资筹物修建了简陋的寺庙,如今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即有人上山为神进香,三月初三的庙会日,更是香烟缭绕,磬声嘹亮。敬神烧香虽是宗教迷信,但善良的人们总是期盼在神的庇佑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社会和谐。如今,在封山育林政策呵护下,歪嘴崖一带又是林木茂密,杂树丛生,山势雄伟,风景秀美。天气晴朗时,向东可望及三十多华里以外的灞源镇,向西可顺着银光闪闪的灞河远眺相距四十华里的蓝田县城。这里夏日凉爽,微风习习,鸟鸣谷幽,山泉叮咚,树荫蔽日,是避暑之佳境。倘能来此,既可饱览壮丽河山,也是对当年革命者为打出红色江山而不避艰难险阻的那段历史的进一步回味。有兴致的朋友们,请去一次歪嘴崖吧! ▲ 歪嘴崖全景(魅力乡村穆家堰) ▲ 远眺 ▲ 歪嘴崖:无限风光在险峰 ▲ 古庙、戏楼、水井和山脚下滔滔流峪河,默默注视着歪嘴崖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冬去春来,歪嘴崖又换上了新装 ▲歪嘴崖下穆家堰村生机盎然 ▲发展生态休闲乡村旅游,让穆家堰村的明天更加美好!【作者简介】本文曾在《蓝田文学》2011年“秋之卷”刊发,作者穆华亭,为蓝田作家。文内图片,由陕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蓝田亲亲宝贝儿童摄影馆首席摄影师小川提供。来源:幸福蓝田本微信由陕西弘业律师事务所陈文龙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如有侵权行为必究